行业资讯
聚脲涂层厚度的设计与使用问题的探讨
2011-10-28 15:20  

  某化工企业一污水池底部的聚脲涂层,涂覆半年后几乎在瞬间发生大面积隆起,鼓泡高度超过500mm,甚至池内4根喷涂聚脲的混凝土立柱,亦被从底部隆起的聚脲反转包裹,以致不易剥离,而且四周池壁无任何鼓泡现象,实属罕见的异常现象。

  池底聚脲涂层大面积隆起的诱因是涂层被外力创伤,创伤面有直径达100mm左右的涂层缺失。在涂层缺失的创伤面下,混凝土基底被砸出一个坑,而创伤面周围的聚脲涂层,同时有几处被撕裂,大面积涂层被剥离混凝土基底而形成夹套。创伤面恰好正对高位进水管口,在高位水流冲击下,创伤面周边涂层进一步剥离,夹套不断扩大,情形处于失控状态。

  1高收缩率的聚脲涂层破口后的扩展

  混凝土基材的特点:一是表面的不平整性,即使按GB50212-2002《建筑防腐规范》,平整度要求为2~4mm,混凝土表面客观上仍存在不同程度的高差;二是混凝土的多孔性和可渗性,通常混凝土表层砂浆的气孔率高达10%~25%,而且其多孔性和可渗性是高度不一致的。

  1.1基层相对不平整的影响

  聚脲涂层的收缩应力使基层低洼处的涂层脱黏,在涂层与基底间形成空隙,涂层愈厚该趋势愈大,并且空隙内为相对负压,使进入聚脲夹层内的水,以被抽吸的方式,快速地向四周扩散,形成分散于各处的大大小小的鼓泡。聚脲涂层收缩应力的大小与聚脲原料的固含量、原料的稳定性等有关。

  1.2混凝土的多孔性和可渗性的影响

  从创伤面进入的水,以及由此形成的各类继生水源的水,向多孔和可渗的混凝土基层渗透、积累并扩散。如果是带酸性的污水,则将降低表层混凝土的碱性,使之更为疏松易渗。后果之一是直接损坏混凝土的封孔层,二是污水更容易向封孔层下的基层渗透扩散,并促使更大范围内的聚脲脱离混凝土基层。

  由于混凝土的多孔性和可渗性高度不一致,封孔层和基层损坏程度就不同,这是剥离聚脲涂层后,基层呈现明显不规则状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
  有人认为,聚脲涂层人为破口后的影响范围仅限于1m2左右,这显然是主观臆断,原因在于对混凝土基层的特性及其影响缺乏了解。

  2聚脲涂层突发性大面积隆起的原因

  **,如前所述,水一旦从创伤面不断涌入夹层,夹层自身随之扩大的同时,更不断地以被抽吸的方式向周边扩散,形成鼓泡,又成为使水沿类似通道,继续向四周贯通、扩散的继生水源。

  • 相关资讯